楚国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秋瑾曾葬岳麓山☆

向下

☆秋瑾曾葬岳麓山☆ Empty ☆秋瑾曾葬岳麓山☆

帖子  huns 周三 五月 05, 2010 11:54 pm

秋瑾曾葬岳麓山
  
  
  1907年7月15日,清光绪三十三年农历六月初六,鉴湖女侠秋瑾在江南古城绍兴英勇就义。中国历史上一位女杰为开创民国的理想喷洒了一腔热血,永远留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秋瑾殉难后,慑于清政府的淫威,无人敢出面承领她的尸体。后由几个当地仗义的士绅出面,将烈士遗骸殓进一口白木棺材,将其停厝在郊外卧龙山一堆荒冢乱坟旁边。
  绍兴知府贵福调离绍兴,秋瑾的大哥秋誉章找到了露天停放的秋瑾灵柩。准备把秋瑾的灵柩葬于祖坟之侧。不料在暂时存放的内舍遭到舍主拒绝。秋誉章无奈只得在大校场近旁的乱坟堆中,择地暂放秋瑾的灵柩。灵柩上仅覆盖数片草,以避风雨。
  秋瑾遇难4个月后,徐自华与吴芝瑛这两位从未谋面的女士按照秋瑾遗愿,合力营葬鉴湖女侠于杭州西湖。
  秋瑾墓建成不久,御史常徽来杭州,巡游西湖时发现了秋墓,回京清廷立即下旨,命浙江巡抚增韫严行查办,铲碑平墓。
  增韫不敢激怒浙人,派人劝说秋誉章速回杭州,将秋坟迁葬绍兴严家潭暂厝。
  西湖墓被平的次年,秋瑾丈夫31岁的王子芳突然病故。王家号称湘潭首富,王子芳的祖父王宝田世居湖南湘乡荷叶塘神冲老铺子,曾随曾国荃“打开南京发横财”,在镇压太平天国时发迹,除了在神冲置田几百亩外,还在湘潭、株洲、汉口等地开有钱庄和当铺。王宝田死后,王子芳的父亲王黼臣三兄弟分家,得到一份可观的财产,王黼臣经商得法,很快富甲一郡。王子芳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早年就读长沙岳麓书院,18岁那年有曾国藩的孙子曾重伯为媒,娶比他大4岁的秋瑾为妻。秋瑾成了王黼臣的第三房儿媳妇,公婆给她的见面礼就是湘潭城内的一家钱庄。王家有的是钱,王黼臣就托人给儿子们联系捐官。王子芳21岁进京,先后当上了工部主事和户部郎中。秋瑾随夫入京,由此得大开眼界。
  办完王子芳得丧事,王氏家族就以年仅13岁的秋瑾之子王沅德的名义,提出要把秋瑾的灵柩迎还湖南,与王子芳合葬。当时秋誉章刚刚病故于天津,秋家人也无话可说。
  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这年11月,秋瑾灵柩运到了湘潭昭山。不知何故,秋瑾之柩一直未葬,停厝在昭山附近十里处石坝子(今属株洲市)荒郊野外,只是在灵柩上结个茅亭,籍避风雨。
  至此,秋女侠遇难还未满3年,其灵柩从蒿葬卧龙山算起,二迁严家潭,三迁杭州西湖,四迁回绍兴,运到湘潭昭山已历经五迁。
  辛亥光复后,同盟会会员徐自华召集秋社同人商量重营秋墓,上书浙江省议会,提议“迎还秋瑾遗骸,还葬西湖”。此提议得到省议会赞成,并划拨经费委托秋社直接办理此事。
  浙江省议会决议:在原墓址建造风雨亭,亭西边重建秋墓,没收建在附近镇压太平天国时的湘军将领刘典的祠堂,祠产拨归秋社,改建为鉴湖女侠祠。但浙江的提议遭到王氏家族的反对,只同意把秋瑾的衣衫、遗像还浙建衣冠冢。湖南籍一些同盟会员提出要把秋瑾葬在岳麓山,为湘水楚山增色。秋社派往湖南迎灵的秋瑾之妹秋 孤掌难鸣,一筹莫展。
  自此,浙、湘两省电文交驰,争论不休,双方相持不下,一时陷入僵局。
  秋瑾殉国5周年纪念日,浙江、湖南两省都举行了各有1000多人参加的隆重悼念活动。新闻媒体作了大量报道,湘、浙两省争灵,引起各界关注。
  王沅德上书湘督,提出不能勉从浙论的4条理由,认为“若骨尚留浙,则迁葬西湖,湘不得议。骨既归湘,则迁葬岳麓,浙不得争。”湖南长沙人郑泽更是迫不及待在报上发表《为秋瑾女士改葬麓山公启》,宣布“爰拟令辰,迁之岳麓”。
  在湘、浙两省的激烈争论中,秋瑾灵柩开始了第六迁,从湘潭昭山迁移到了湖南长沙岳麓山。
  秋瑾在岳麓山公葬后不长时间,其子终因浙方多次交涉,同意将其遗骸归葬西湖。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39617.shtml


  王廷钧其实是个好人,王廷钧(1879~1909)又名王昭兰,册名廷钧,字子芳,号纯馨。比秋瑾小三岁,应该说也是个帅哥。记载中都说他“体清腴,面皙白,有翩翩佳公子之誉”(其子王沅德的岳父张翊六所写《子芳先生夫妇合传》)。有的对他进行反面描写的说他“状似妇人女子”,其实也不全是坏话,司马迁在《史记》中还称赞过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呢。王廷钧也并非粗俗无文之人,有的文章说:“秋瑾才貌双全,而王廷钧却只是个斗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纨绔子弟”,这也说得太离谱了,王廷钧在岳麓书院学习并完成其学业,怎么会是目不识丁之人?王廷钧家世也很豪富,其父王黻臣是湘潭有名的富商,有人写文章时连王父也骂,说“王父浑名王二胖子,同曾国藩是表兄弟,当过曾家帐房,在屠杀人民的战争中发了横财……”这样一写,给人的印象仿佛王黻臣倒像是那种满脸横肉,光着膀子拿着鬼头刀的刽子手似的,但实际上,王黻臣也不会武艺,平生恐怕也没有杀过人。而且从后面的一些事例来看,他倒是个比较和气的胖老头儿。当时曾国藩在湖南一带名气很大,王家和曾国藩是近亲,也算是名门了,其实秋瑾女侠的婚事就是曾国藩的长孙曾重伯当的媒人。至于王廷钧本人的性格,江湖夜雨觉得有些纨绔子弟的习气,比如嫖赌之类的事情,也是可能的。但就算是今天,家产过百万的男人不嫖不赌的能有几人?除非像江湖夜雨这样的穷书生无钱可嫖,无钱可赌。但王廷钧就算偶有嫖赌的行径,也不是那种狂嫖滥赌的人,在秋瑾女侠后来离开他整日不回家的情况下,他也坚持不断绝婚姻关系,不纳妾(当时是清朝,娶小老婆可是正大光明的,不用偷偷摸摸),按说也很难得。当然秋瑾女侠的思想和他有很大差距,也是事实,秋瑾女侠在给自己大哥的信中写过:“其无信义,无情谊,嫖赌、虚言,损人利已,凌侮亲威,夜郎自大,铜臭纨绔之恶习丑态……”但夫妻之间,有时候气头上的话,也未必全是客观情况,当然秋瑾女侠后来和王廷钧感情不睦,确是事实。但原因主要还是秋瑾的思想太超越那个时代了吧。
    秋瑾女侠和王廷钧婚后不久,就生了儿子王沅德和女儿王灿芝。可能他们一开始感情还是比较融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性格差距就越来越大。按一般的美眉的生活理想,有个疼爱自己的老公,有豪华的房子和车子,有大把的钱可以让自己不用对着名牌服装垂涎,这就非常满足了。但秋瑾女侠却不是这样的,她不单为自己的事情打算,而是忧国忧民,想为天下苍生做一番事情。她和当时也在湖南的“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遗孀李闰娘频繁交往,。就劝王廷钧也追求上进,但与他谈论维新方面的事情及新思想时,王廷钧却不高兴了,他认为这个杀头犯法的事,斥责秋瑾女侠说:“难道你想叫我好端端的王家也遭到家败人亡吗?”秋瑾从此就开始对王廷钧厌恶起来。秋瑾在《谢道韫》一诗说:“咏絮辞何敏,清才扫俗氛。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秋瑾女侠恐怕一样也有““不意天壤之中,竟有王郎!”的感叹,但江湖夜雨觉得无论是谢道韫、还是秋瑾,她们的老公还不算是差得一塌糊涂。
    

huns

帖子数 : 170
注册日期 : 10-05-05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