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辽阳守护神:祝融与左权★

向下

★辽阳守护神:祝融与左权★ Empty ★辽阳守护神:祝融与左权★

帖子  huns 周三 五月 05, 2010 10:54 pm

⊙州境图 清雍正十一年《辽州志》刻本卷一·图考

(家乡境域自元、明、清至今变化甚微,北、西两方位接壤未易;今东接河北邢台市、武安县;东南接河北涉县;南接山西武乡县、黎城县。据乡人宋树元在其著述《辽城旧迹》中考据,州城明代至为鼎盛,原有城门三座,东为永清门,南为阳和门,西为长乐门,独北楼无门。四面城楼内外高悬匾额,书曰:东接太行,青阳发育;南带漳水,昭德文明;西锁晋疆,金德归城;北拱神京,元功敛肃。以此足见旧日城池之雄伟气势,可惜民国以来逐渐日久失修,至抗战前后就楼坍垣颓了。)


乡情是一杯浓酽酽的茶,我品茗着故乡的神韵,穿越时空的阻隔,在那些或发黄或崭新的书页中阅读生育我的土地缀成的字字行行,若有若无地唏息着那隐约的书香……

家乡故城始建于祝融山上,虽然旧日城池已无踪可觅,但雍正年间修就的《辽州志·城池》把我们的先人娓娓道来:“辽阳城,州北二里,祝融氏所建。唐武德三年迁之,古人于旧址立祝融庙以志。”故城在春秋辖于晋,战国初属韩,后归赵。秦时属上党郡,东汉末年始置□河县,之后历代隶属多变,数易其名,□阳,辽阳,交漳,辽山,辽州,辽县。咏读这些旧日的名称,想起很多乡人极爱“辽阳”之称,我便乘兴妄加揣测一番这一名称的涵义。辽,由遥远引申为开阔之意,登临太行山麓不禁使人油然而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阳,山势起伏,凸起之势是为阳;清漳河滔滔南去,又应合了这“山南水北”之谓,更何况这一字还蕴蓄着明亮温和的浓情厚意。我遥望城北那山,至今老百姓还惯称为火神山。辽阳,盖神置之地也,我便找一找那祝融去……

尽管那些久远的上古神话裹携着岁月的流沙莫衷一是,尽管历代文人几经修饰那些传说离完美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仍然醉意于那“你一言我一语”的梦幻中了。

祝融在神话中或为炎帝后裔,或为黄帝后孙颛顼之后,但他被封为火正官,尊为火神却是众口一词。当然我更倾心于前一种说法,《白虎通·五行》语,“炎帝者,太阳也”。正所谓天之诸神,莫大于日;天之诸神,唯日为尊。我恍惚看见先民顶礼膜拜那一轮红如丹火的太阳鸟,我们是崇神的一族,太阳,伟大的曦神,烛照我们生命和梦想的光明之神。祝融传为炎帝之后,传为火神,给我们这些后来者留下多少不尽的遐想呵!

火神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海外南经》)。他是后人想象中的天帝之骁将,曾奉帝命杀鲧于羽郊(《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钉鲧于羽效。鲧复生禹,帝用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又助成汤伐夏桀,助武王灭商纣,兴仁德之火,破固若金汤之城,废不义之君,救民于暴政,战功卓著,彪炳千秋。火神祝融,是什么驱使你驻足于我之家乡,是什么使你端坐庙宇静供后来之人奉祀?是缘于火能御寒祛邪、化生为熟吗?是你把光明和温暖的火种带给故土先人吗?当逢临春节和元宵佳节,故乡家家户户垒火,赶在拂晓前点燃,升火熏烟,驱灾祈福,那由空心绣球砖砌得高高的火塔,那由草柴和煤炭烧着的“晓火”,不正是对祝融永恒的纪念?

而这火神确乎是在遥远的南方,他作为南方保护神又由来已久。横亘于云梦与九嶷之间的南岳衡山是他的老家,那最高的山峰名曰祝融峰,在峰顶雄踞着气宇辉煌的祝融殿……

时间穿梭而逝,数千年后,家乡的火神庙在沧海桑田的历变中虽然香火仍盛,但虚幻的神灵终将奈何不了侵略者的血腥践蹭,当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在辽县的天空,在火神镇守南方之地——湖南诞生了又一个英雄,他一直向北走来,走进了我的家乡辽县。他就是左权将军,一个“钢铁般坚强、狮虎般勇敢”(朱德语)的辽阳一地的现世守护神,他浴血太行,力庇吾乡,直至壮烈殉国!彭德怀在一九四二年亲撰之《左权同志碑志》中这样写道:

“……幼聪敏,性沉静。稍长读书,即务实用,向往真理尤切。一九二四年参加*****献身革命,生死以之。始学于黄埔军校,继攻于苏联陆大。业成归国,戮力军事,埋头苦干,虚怀若谷,虽临百险,乐然不疲。以孱弱领军长征,倍见积极果决之精神。中国红军之艰难缔造,实与有力焉。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不幸于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得年仅三十有六。壮志未成,遗恨太行。露冷风凄,恸失全民优秀之指挥;隆冢丰碑,永昭坚贞不拔之毅魄。……”




“闻道将军血战死,倾眶热泪湿衣裳”。一九四二年的“九·一八”,辽县党政军民五千余人**于当时县府所在地西黄漳村,为永志将军之丰功伟绩,辽县易名为左权县,从此华夏版图上的这个地名便倍受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的人民的注目,从此一曲家乡民歌《左权将军》唱遍赤地神州……

城北清康熙末年重修之祝融祠(俗称火神庙)的飞楼翠阁,早在***的劫难中就已灰飞烟灭了;北街路上原为清代供奉在位帝王的生祠——万寿宫的旧址上,抗战胜利后便改扩建起左权将军烈士陵园。而今,平素园中偶有稀稀落落的人们逡巡其中,背手闲游,只有那些胸带红领巾的孩童们在队日活动时伴着昂扬的鼓号声涌入,园中才增添些许***肃穆的景象。当年陶铸曾吟“死有鸿毛与泰岱,几人赤血换炉香”,今天,炉香在何处袅袅燃起呢?是不是在家乡人每个人的心中呢?伫立在陵园门前,我抬头看看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的新门楼,却隐隐觉得比起以前的灰砖青瓦,似乎不仅仅是少了一份朴素的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a894a010006a8.html

huns

帖子数 : 170
注册日期 : 10-05-05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