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攸县以外尧迹的由来☆

向下

☆攸县以外尧迹的由来☆ Empty ☆攸县以外尧迹的由来☆

帖子  huns 周三 五月 05, 2010 11:49 pm

[]北方尧迹的由来(北方尧迹皆尧后裔所为,非尧本人真迹) 隐湘,2009-04-01 17:07:11

攸县以外尧迹的由来

刘俊男

前言:在过去的文章里,笔者重点说明了尧帝生、葬攸县的文献证据,而对其他地方的尧迹论述不够,由于太忙,也一直未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现在,我想就攸县以外的尧迹,一一陈其来源,请学者、专家指正。
顺便一提,各地尧裔以各种形式祭祀祖先,这是无可厚非的,本文的目的决不是反对外地人祭尧。中国先秦史学会法人代表孟世凯先生说“祖先大家祭”。但作为史学工作者,我觉得有义务弄清各地尧迹的由来。
时间关系,先讲山西临汾尧迹的由来。



一、都山西临汾的“唐人”是指尧后裔

尧都山西平阳说者,大体有如下几条证据,试分析之:
其一,《汉书·地理志》:“河东……本唐尧所居”及颜师古注引东汉应劭之言:“平阳,尧都此”,笔者以为其时代较晚,且《地理志》所载同类尧迹分散在河北、山西、山东等数处,它是地理著作,只记古迹,未曾考证其来历,难以信从。
其二,《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笔者按:此“唐人”当为“夏人”之误,唐尧最先被分封于陶唐为诸侯,当天子只有一代,何来“各数百千岁”?若有,那说的也是尧后裔所立之唐国,以服事夏商者(详下)。《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三代”即夏商周也,先秦古籍将唐虞夏商周并列,说明唐不能归入夏。
其三:《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五子之歌:“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笔者按:此云“有”,未云“都”、“居”,只是说尧七十六年派大禹攻打此地后将此地归为尧方所有(记载详下),并未说尧都于此。
其四,《庄子·逍遥游》:“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此《庄子》寓言也,众注解者云:“姑射山”见于《山海经》,“藐”遥远也,云尧帝“北教乎八狄”,[2]派大禹攻打曹、魏等戎狄国,统一天下后,去遥远的汾水边见“四子”。足见晋南地区非尧时之王畿。
在先秦文献里,大致可信的却是如下相反的记载:
第一、《左传·昭公元年》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
第二、《竹书纪年》:“(尧)七十六年,司空(据该书所记,禹为司空——引者注)伐曹、魏之戎,克之。”
第三、《吕氏春秋·召类》:“禹攻曹、魏、屈骜、有扈,以行其教。”
第四、《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括地志》云:……《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广弘明集》卷11法琳《对傅奕废佛僧事》);“《汲冢书》云:舜放尧于平阳。”(《史通·疑古》)。
以上所谓“戎魏”当在今晋南,因为周时之魏,春秋之魏皆因居古魏之地而称魏。既然晋南是古魏之地,待大禹攻打才归入尧舜禹之华夏集团,那么,攻打之前尧舜禹未居晋南就很明了。
从记载“第一”可知,在大夏地区,大禹营都之前还有一支帝喾的后裔——实沈家族在居住。这个“后帝”一般认为是尧帝,也可能是高辛氏本人,因为据刘恕《通鉴外纪》引《春秋命历序》,高辛王朝长达400年。这个“唐人”当指尧之后代刘累之属,因为下面有“以服事夏商” 一句。《括地志》、《元和郡县志》(卷14)皆云“故唐城在绛州翼城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成王灭之而封太叔”。《山西通志》卷62亦记:“《元和郡国志》:翼城,唐国帝尧裔子所封。徐才国《都城记》同”。童书业先生指出,“这唐同陶唐与尧丝毫没有关系”[]。由此可见:晋南之地非为尧都,只能说尧之后裔夏商之时在此居住过,并建有唐国。
如何解释材料“第四”?据《竹书纪年》,尧七十年舜摄政,七十六年,舜派禹攻打古魏,此后舜也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尧软禁在山西平阳。不能理解为尧都于平阳。


注释:
[] 《水经注》(滱水).
[] 《墨子·节葬下》。
[] 《古史辨》(第七册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9页。



隐湘,2009-04-02 22:44:53

  二、河南、山东尧迹的由来
  
  在今天河南、山东交界处的滑县至郓城、曹县及其附近,尧舜禹之时属古“曹”国,夏、商之时称为“豕韦”,周时此处有曹(《史记》卷35“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集解》宋忠曰:济阴定陶县)、卫等国,秦汉以后又分出鄄城、定陶、成阳、曹等县(郡或国)。
  这个区域的尧迹也是东汉以后《汉书·地理志》等地理著作记载风土民情时所记的遗迹,如第一章所述,往往一迹数记,未曾考证其原始来历。《汉书·地理志上》云:“济阴成阳,有尧冢灵台”。秦代《吕氏春秋》云“尧葬谷林”,晋代皇甫谧注曰:“谷林即成阳也。”《水经注》引《帝王世纪》云“济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谷林”,又曰:“余按小成阳在成阳西北半里许实中,俗谚以为囚尧城,士安盖以为尧冢也……又东北过廪丘县,为濮水……又言尧陵在城南九里,中山夫人祠在城南二里,东南六里尧母庆都冢,尧陵北二里有仲山甫墓,考地验状,咸为疏僻,盖闻疑传疑耳。”唐代《文献通考》 “曹州,昔唐尧所居”。鄄城县所能找到的最早的记载就这些。所有这些证据皆出东汉以后,时间太晚,且皆是《地理志》影响的结果,上引《水经注》可知,郦道元已提出了质疑。
  我们考察尧迹传于古“曹”地,当然也有一些历史影子,如:《史记·贷殖列传》:“昔尧作游成阳,舜渔于雷泽,汤止于亳。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东汉郑玄《诗·曹风集说》亦云:“尧尝游于成阳,舜渔雷泽,民俗始化”。尧帝也可能“游于成阳”,因为第一章所引:《竹书纪年》:“(尧)七十六年,司空(禹)伐曹、魏之戎,克之” 。《吕氏春秋·召类》:“禹攻曹、魏、屈骜、有扈,以行其教。”尧七十六年(尧七十年已让位于舜),舜派大禹攻打“曹”,打完曹国后,尧可能在此地“游”过。但说尧是此地人,或将尧陵附会于此则不可。因为,尧时攻打古“曹”国,以行其教,说明尧不是曹国人,也不居曹国。尧身为天子,死后岂可葬于异国他乡?且,尧葬山东鄄城没有任何先秦的文献证据。
  古曹地在夏商之时分设了豕韦国,元·梁益撰《诗传旁通》卷十四载:“颛顼孙陆终之子曰籛,籛之字曰铿,封于彭,是为大彭。彭祖以雉斟养性,事放勋(尧——引者注)。夏之中兴(指少康中兴——引者注),别封其孙元哲于韦,是为豕韦,迭为夏伯”。豕韦之名可见于先秦古籍,如:《国语·郑语》:“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 “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诗·商颂·长发》说:“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既是商伯,其地盘可能很大。《诗经稗疏》卷四:“韦者,豕韦氏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杜预注:“豕韦,国名,东郡白马县东南有韦城”,隋开皇六年,分白马县南境置韦城县,《元和郡县志》河南道“韦城县,东汉白马县地,殷伯豕韦之国也”。陈奂《毛诗传疏》卷三十:“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南五十里有废韦城。”《滑县志》亦云:“韦城在县东南五十里。”这个韦城,亦即古曹地,《路史·国名记》(卷28)“漕,本曰曹,戴公居(宋桓公立之庐于曹),泉水、载驰皆言卫地,今之白马,卫之下邑。(《西征记》:今白马城,古卫之曹邑,戴公东渡河处此,文公迁楚丘,今卫南县)”,可见,周以后的“曹”与上古的曹,皆在此地。滑县指今天滑县之东的旧滑县。
  尧之后裔刘累及其子孙曾两次代替祝融后裔豕韦氏,占据这个地方,也被称为豕韦氏,从而留下众多祭尧的遗迹。《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这表明,在夏代孔甲之时,尧之后裔刘累代替了豕韦氏,“更”替代也,“豕韦氏”,祝融后裔。后来,刘累惧,迁于鲁阳,遂“使豕韦氏复国”。这是尧后裔第一次代替豕韦氏。如上引《国语》,豕韦氏复国后,在商代又是一大方伯。今此地仍有范县,当与尧后裔有关。
  《史记集解》引贾逵曰:“刘累之后至商不绝,以代豕韦之后。祝融之后,封于豕韦,殷武丁灭之,以刘累之后代之。”这是尧后裔刘累之子孙第二次代替豕韦氏。
  刘累及其子孙所至之处,大都立尧祠以祭祖先。如《水经注》卷三十一:“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故张衡《南都赋》曰:‘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北方的“尧山”大都与刘累有关。
  汉高祖刘邦沛县丰邑人,刘累之后裔,他的故乡就是古曹、卫之地。由于汉皇帝的重视,该地尧后裔所建之尧迹便得以传承,很有影响。
  《古本竹书纪年订补》对濮州鄄城有“尧城”进行了分析,云:“《太平寰宇记》濮州鄄城县下有‘尧城在城北五里’。又有‘偃朱城在县西北十五里’。万廷兰校注云:‘案原本二城下皆引《纪年》云云,且云:《十道志》已录,今不欲去之。究竟事涉荒诞,不见经传,非圣者无法,不如去之。’是万氏所见《寰宇记》原本有引《纪年》二则,而为万氏所删去,刻本遂不见此文。干隆癸丑乐氏刻本亦脱去之。此二则文虽不见,然以万校语词观之,可确信其与《五帝本纪》正义所引相同。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中之《辨〈太平御览〉、〈寰宇记〉之误》条,所引《寰宇记》文,即万氏所见之原本。案《寰宇记》所云‘尧城在城北五里’、‘偃朱城在县西北十五里’,与正义所引《括地志》之文同,《括地志》于此文后即两引《竹书》云云。原本所云‘《十道志》已录’,疑《十道志》亦录自《括地志》,并改《竹书》为《竹书纪年》。以未见原本,不入辑。”《括地志》,唐朝之书,所定上古地名未见其根据。可见《古本竹书纪年》之集佚者是不信此无根据之言的。
  由以上可知,古曹地,原为祝融后裔豕韦氏之地,除了尧可能到此一“游”之外,与尧无直接关系,后来才变成刘累及子孙之封地,因此留下了许多祭祀祖先的“尧迹”。
  
  三、山西长子县尧迹的由来
  
  商代末年,周文王灭黎,即《尚书·西伯戡黎》之黎。《路史·国名记四》曰:“黎,子姓国,侯爵,一作、、,周文王所戡者”。子姓国,即商族国。关于黎国的地望,《说文》云:“黎,殷诸侯国,在上党东北。” 即今山西长子县(见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据《吕氏春秋·慎大览》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帝尧后裔于此,也称黎侯。春秋时,黎侯为赤狄潞子国所逼,被迫东徙,寄居于卫人篱下。黎人东徙之地为汉代东郡黎县,在今河南省县境。后又辗转至黎阳,即今河南省浚县,史称“黎国”或“黎阳国”。其地域为中路、泥中二邑一带。《路史》注云:“汉黎县有黎阳山。《古今山川记》云:卫,黎阳国也。黎侯寓卫,以中路、泥中二邑处之”。由此可知,黎国东徙后的地域范围是比较小的。
  黎侯寓卫的情况,史书多有记述。《水经·河水注》云:“[]又东过黎阳县南。黎,侯国也。《诗·式微》,黎侯寓于卫是也。”《太平御览》卷一六一引刘澄之《古今山川记》说:“黎阳,古黎国也。“由此可知,所谓“黎侯寓卫“,实际上是东徙其国。
  黎侯为什么要东徙其国至此?如第二章所论,此地为尧裔刘累及其后裔曾居之地。
  由以上可知,山西长子县原本是商族子姓国——黎国所在地,与尧无涉,周武王封尧裔于此,才有尧迹流布。
  




隐湘,2009-04-19 12:19:51

  四、河北唐县、山东肥城等地尧迹的由来
  
  《汉书·地理志》除了以上诸说外,关于尧山(陵)的地点,又说在中山唐县南,今属河北省。《水经注》曾提出过质疑,云:“唐水在西北入滱,与应符合。又言尧山者在南,则无山以拟之,为非也。阚骃《十三州志》曰:‘中山治卢奴,唐县故城在国北七十五里。’骃所说此则非也。《史记》曰:‘帝喾氏没,帝尧氏作,始封于唐。’望都县在南,今此城南对卢奴故城,自外无城以应之。考古知今,事义全违。俗名望都故城,则八十许里,此城距中山城则七十里,验途推邑,宜为唐城。城北去尧山五里,与七十五里之说相符,然则俗谓之都山,即是尧山在唐东北望都界。皇甫谧曰:‘尧山一名豆山。’今山于城北如东,崭绝孤峙,虎牙桀立。山南有尧庙,是即尧所登之山者也。《地理志》曰:‘尧山在南’。今考此城之南,又无山以应之,是故先后论者,咸以《地理志》之说为失。”
  那么,河北等地的尧迹是什么时候留下的呢?笔者以为,也是周朝留下的。《史记·周本纪》:“武王追思先圣王,乃曪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礼记·乐记》云:“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帝尧之后于祝。”郑注:‘“祝”或为“铸”。’《续汉书·郡国志》:“济北郡蛇邱有铸乡城”,刘昭注:“周武王未及下车,封尧后于铸。”按铸、祝声相近。《淮南子·俶真训》:“冶工之铸器”,高诱注:‘铸,读如“唾祝”之“祝”。’或云“封尧之后于祝”,或云“封尧之后于黎”(《吕氏春秋·慎大览》)。
  综合汉以前之记载,周代对尧之后裔大约有三封,一是封于蓟、二是封于黎,三是封于祝。可能是尧的三支后裔,抑或是封了之后又改封他处,抑或是尧后裔散处这些地方而后世记史者便有了误记。因此,尧迹也随之散布于“蓟”(今北京附近,属河北省),“黎”(今山西长子县),“祝”(按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今属山东肥城县东南)等地。
  在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以前,河北等地的尧迹未见记载,《汉书·地理志》只记尧迹,未考证其来历。我们认为,河北等地的尧迹皆尧后裔所为,皆为后世纪念性遗迹。
  
http://bbs.rednet.cn/MINI/Default.asp?36-17178736-0-0-0-0-0-a-.htm

huns

帖子数 : 170
注册日期 : 10-05-05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